《哪吒 2》在上映的第 16 天,票房成功突破百亿元大关 ,这一成绩不仅让其以合计 13.79 亿美元票房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第 17 位、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三位,更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百亿的电影。
今天更是直接突破120亿。
据灯塔专业版 AI 预测,《哪吒 2》的总票房还将继续攀升,有望超过 153亿元。
《哪吒 2》票房破百亿,这一成就犹如一颗重磅炸弹,在国产电影和动漫产业中激起千层浪。
它刷新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纪录,成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座新的里程碑,标志着中国动漫工业从单纯的 “讲故事” 向 “技术赋能” 实现了全面升级。
在这个成绩的背后,是无数电影人日以继夜的努力,更是强大的技术力量在支撑,尤其是国产算力的飞速发展,为电影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《哪吒 2》特效制作中的算力
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,离不开精彩的剧情和震撼的视觉特效。
《哪吒 2》票房大卖的背后,其特效制作堪称一绝,而这其中,国产算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,成为了特效制作的强大支撑,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了实战的检验。
1、传统渲染模式的痛点
在传统渲染模式下,制作一部 3D 动画电影面临着诸多难题。
以《哪吒 2》为例,这部时长 90 分钟左右的动画电影,特效镜头占比超 80% ,单帧画面的渲染时间可达数小时。
如此高比例的特效镜头,对渲染的算力和效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,而传统渲染模式在这方面显得力不从心。
首先是算力瓶颈。传统渲染通常依赖集中式服务器,其算力有限,难以应对《哪吒 2》这种特效制作中突发的大量渲染需求。
当多个特效场景需要同时渲染时,集中式服务器很容易出现算力不足的情况,导致渲染任务排队等待,严重时甚至会使项目延期。
在制作哪吒与敖丙在海底大战的宏大场景时,画面中包含大量的海水、火焰、魔法特效以及众多的角色和复杂的场景模型,需要进行海量的计算来生成每一帧画面。
传统的集中式服务器在面对如此巨大的计算量时,往往无法及时完成渲染任务,使得制作进度受阻。
其次是成本高昂。为了满足 3D 动画渲染对硬件性能的高要求,需要采购高配置的服务器和图形处理单元(GPU)等硬件设备。
这些硬件设备价格昂贵,一台高性能的渲染服务器价格可达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。
而且,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,硬件设备需要不断升级更新,以保持足够的算力。
除了硬件采购成本,服务器的维护、电力消耗等运营成本也不容小觑。
对于中小团队来说,如此高昂的成本往往难以负担,限制了他们在动画制作上的投入和发展。
最后是协作低效。在《哪吒 2》的制作过程中,可能涉及到全球多个团队的协作,不同团队之间需要共享大量的素材和渲染任务。
然而,传统渲染模式下,跨地域团队的数据同步速度慢,容易受到网络带宽和延迟的影响。
而且,版本管理也较为混乱,不同团队使用的软件版本、渲染参数等可能存在差异,导致在协作过程中出现兼容性问题,影响制作效率。
不同地区的特效团队在制作同一特效场景时,由于数据传输不及时,可能会出现重复劳动或者制作方向不一致的情况,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沟通和协调。
面对传统渲染模式的种种痛点,国产算力在技术上不断革新,为《哪吒 2》的特效制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
2、分布式渲染与云计算
分布式渲染技术和云计算的结合,是国产算力在《哪吒 2》特效制作中的一大亮点。
通过依托云计算架构搭建分布式渲染农场,将渲染任务拆分到多个计算节点上并行处理,实现了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的强大渲染能力。
在渲染《哪吒 2》中大战时的复杂场景,如云层的动态效果和光影变化等,制作团队利用分布式渲染技术,将任务分配到众多的计算节点上同时进行计算。
这样一来,原本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渲染任务,在短时间内就高质量地完成了。
云计算还提供了弹性的算力资源,制作团队可以根据渲染任务的需求,随时调整算力的使用量,避免了算力的浪费和不足。
在特效制作的高峰期,制作团队可以快速增加算力,确保渲染任务的及时完成;而在任务量较少时,则可以减少算力使用,降低成本。
3、零极超融合微中心的支持
零极超融合微中心在《哪吒 2》特效制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在分布式计算方面,它采用全网并行计算模式,数据产生与处理并发执行,节点越多,渲染速度越快。
零极的分布式架构可将渲染任务拆分至数千个节点,相比传统单机模式,效率提升数十倍。
在处理哪吒的火焰枪特效、角色毛发等复杂场景时,零极超融合微中心的智能调度算法能够动态分配算力资源,优先保障这些高优先级任务,将任务自动分配至高性能 GPU 节点,避免了资源的浪费,提高了渲染效率。
在分布式 3D 云渲染方面,零极超融合微中心配备了高配置 GPU 集群,每台设备都配备顶级 GPU,能够支持虚拟角色与环境的实时渲染,满足了《哪吒 2》中对超写实特效的需求。
通过边缘计算技术,将渲染节点部署在靠近制作团队的机房,有效减少了 4K/8K 素材传输和渲染的延迟,确保了制作团队能够实时预览与编辑素材,大大减少了等待时间,提高了制作效率。
在弹性扩展与成本革命方面,零极超融合微中心支持磁盘、GPU、内存的模块化扩展。
在《哪吒 2》特效制作初期,制作团队可以以低成本启动项目,随着制作的推进,在项目高峰期一键扩容,满足了特效制作对算力的动态需求,避免了 “算力过剩” 造成的成本浪费。
其分片冗余机制(EC)通过动态调整数据副本数,在保障渲染安全的同时,降低了存储成本。
在安全与可靠性方面,零极超融合微中心采用量子级加密技术,对渲染素材进行加密,防止了未成片的泄露。
系统还具备全时监控与自修复功能,能够自动隔离故障节点,并启动冗余算力接替,确保渲染任务 “零中断”,保障了《哪吒 2》特效制作的顺利进行。
4、技术融合带来的视觉震撼
通过国产算力的支持和多种技术的融合,《哪吒 2》呈现出了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。
哪吒的火焰枪特效运用了基于 NVIDIA Flex 的实时物理演算系统,结合国产算力的强大计算能力,火焰的粒子流体动力学模拟呈现出逼真的燃烧效果。
在哪吒与敖丙对决的场景中,火焰的流动、热量扭曲的空气效果都栩栩如生,仿佛让观众身临其境。
每一个火焰粒子的运动轨迹都经过精确计算,火焰的颜色、亮度和透明度也随着燃烧的过程不断变化,呈现出非常真实的燃烧动态。
在哪吒与敖丙在海底大战的场景中,AR 技术与国产算力相结合,帮助制作团队实时查看虚拟角色与海底环境的融合效果。
通过分布式渲染和云计算技术,快速完成了复杂海底场景的渲染,使画面更加协调。
海底的光线、水流效果以及各种海底生物的细节都展现得淋漓尽致,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美轮美奂又充满奇幻色彩的海底世界。
海水的波动、光影在水中的折射和散射效果都非常逼真,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海底战场之中。
影片中哪吒施展三头六臂神通的场景,通过复杂的粒子系统生成魔法特效,配合色彩校正技术,使画面既充满奇幻色彩又不失真实感。
在国产算力的支持下,这一场景的渲染精度极高,每一个魔法粒子的细节都清晰可见,色彩的搭配和过渡也非常自然,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《哪吒 2》的特效制作是国产算力的一次成功实战检验。国产算力通过技术革新,有效解决了传统渲染模式的痛点,为《哪吒 2》的特效制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,带来了震撼的视觉效果。
这不仅推动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,也展示了中国在算力领域的技术实力,为未来更多高质量动画电影的制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《哪吒 2》的成功,是国产算力在实际应用中的一次精彩亮相。
它充分展示了国产算力在应对复杂计算任务时的强大能力,以及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。
从传统渲染模式的困境到国产算力技术革新带来的视觉震撼,这一过程不仅是电影特效制作技术的飞跃,更是中国算力产业发展成果的生动体现。
展望未来,国产算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。在技术创新方面,量子计算、量超融合等前沿技术将为算力提升带来新的突破,使中国在全球算力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。
在产业发展方面,规模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发展方向将推动算力产业不断升级,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。
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合作的加强,将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,提升国产算力的国际影响力。
在数字经济时代,算力作为核心生产力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国产算力的发展不仅关乎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,更关系到国家的数字主权和信息安全。
正如哪吒破鼎而出,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强大的力量,中国国产算力也在困境中崛起,以磅礴之势开启了数字时代的新篇章。
在未来的发展中,我们有理由相信,国产算力将继续砥砺前行,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数字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