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3日,是第三十个“世界读书日”。
在读书日到来之际,4月21日,北京开往南宁东的G93次高铁列车上,有三位女士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,用阅读点亮了旅途。
7号车厢内,40岁的刘女士正专注阅读着手中的《谈判力》。
刘女士穿着一身休闲装,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职场女性的自信与沉稳。
作为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,刘女士经常奔波于各地出差,这次她是从北京返回武汉。
在公司,刘女士每天要面对各种繁杂的事务,一会儿是项目进度的跟进,一会儿是团队成员的协调,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。下班后,她又要陪伴孩子、照顾家人,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。
“我经常出差北京,喜欢乘坐这趟列车,不仅快服务还好。”刘女士说,“在高铁列车上看书,没有人干扰,阅读中很容易产生一些解决问题的灵感。”
刘女士放下手中的书,望向窗外。此时,列车正驶过一片湖泊,阳光洒在湖面上,波光粼粼,宛如无数颗闪烁的星星。她说有一次在旅途中阅读时,突然想到了一个优化生产线流程的好点子,成功提高了生产效率。
从那以后,刘女士便爱上了在旅途中阅读。
“我也偶尔刷视频,但有些视频是眼前的热闹,看过后什么也留不下。”刘女士重新将目光投向书本,在知识的海洋中寻找新的灵感。
“你所有的情绪都在书本中早已被别人描述,你想要的答案都能从书本中找出来。”刘女士说。在快节奏的职场生活中,书籍就像一座灯塔,指引着她在迷茫时找到方向。
刘女士相信,只要坚持阅读,就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,在工作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。
6号车厢内,灯光柔和而静谧。
李女士手中捧着《追风筝的人》,沉浸在书的世界里。她头戴一顶针织帽,身着一件黑色小皮衣,散发出淡雅的气质。
李女士是一名人力资源总监,这次前往石家庄出差,她特意带上了这本书。“这本书已经看了半年,今天应该可以看完。”她笑着说。
李女士说:“我读书没有功利心和目的性,纯粹是一种乐趣,阅读过程中仿佛能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,能感受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。”
随着阅读的深入,李女士仿佛走进了阿富汗的大街小巷,与主人公阿米尔一同经历成长的痛苦与救赎。“为你,千千万万遍。”书中这句深情的话语,让她的眼眶微微湿润。
读了许多书,经历过许多人和事,再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,李女士变得更加包容,不再计较生活中的琐事,学会了做好自己。
窗外,景色飞驰。车内,李女士在书本的世界里找到了一片静谧。她时而轻轻翻动书页,时而托腮沉思,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。
当她看完最后一页,完成了这场跨越半年的阅读之旅时,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。
“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,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,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。”法国作家雨果的这句话,此刻在李女士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。
李女士说,阅读不仅是一种个人的修行,更是一种对世界的包容与理解。通过阅读,她学会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,也学会了用更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和自己。
在8号车厢,王女士身着简约的灰色毛衣,头戴一顶乳白色鸭舌帽,清秀的脸庞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,手中捧着一本《明朝那些事儿》。
作为一名从事自动化技术工作的年轻工程师,平日里王女士总是被忙碌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填满,此刻在列车上的时光,真正属于自己。
9时整,列车缓缓驶出北京西站,窗外的高楼大厦逐渐向后退去,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绿色田野。
“我喜欢乘坐高铁列车,无干扰服务让我能独享一份属于自己的时间。”王女士轻轻翻开书页,泛黄的纸张上,一个个历史人物仿佛跃然眼前。她的目光随着文字移动,时而微微皱眉,时而露出会心的微笑。
“历史是一群人的、甚至是一个人的传记。”书中的这句话让王女士陷入了沉思。
高中时期,王女士就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,那时候就听闻《明朝那些事儿》十分火爆,因学业繁重,一直没有时间阅读。
如今,工作三年后的她,终于有机会实现这个愿望。每当工作的疲惫席卷而来,她就会翻开这本书,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片刻的宁静与慰藉。
王女士偶尔抬起头,让双眼放松一下,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,思绪仍沉浸在明朝的故事里。
“成功只有一个——按照自己的方式,去度过人生。”当读到书中这句话时,王女士的内心泛起涟漪。
作为一名自动化工程师,她每天都在与冰冷的机器打交道,但在这本书里,她看到了人性的温度与历史的波澜壮阔。
王女士说,阅读不仅是一种消遣,更是一场与自己内心的对话,让她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。
或许,在未来的火车旅途中,会有更多的人拿起书本,在文字的世界里寻找心灵的慰藉与成长的力量。正如列车窗外不断变换的风景,阅读,也会让我们进入到不同的世界,让我们在飞驰的时光中,遇见更好的自己。
END
文字/李建广 图片/胡 骏
编辑/贾静鹏 校对/李建广
“铁路+”让“银发”出行更安心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